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唐天将军 第95章(1 / 2)

&esp;&esp;适应以后,刘晏也与李瑄侃侃而谈,向李瑄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。

&esp;&esp;李瑄祝愿他能够早日实现。

&esp;&esp;像刘晏这样的人才,李瑄迟早还会与他在长安遇到。

&esp;&esp;两天后,回乐城外。

&esp;&esp;突厥乌苏米施可汗、拔悉密颉跌伊施可汗、婆匐可敦、阿波达干等部酋长、突厥诸贵族、特勤、叶护等等,都呆在一辆辆马车中。

&esp;&esp;其他不少车子,还有从突厥诸部所获得的金银珠宝,以及李瑄缴获的二十几包玉石珍宝。

&esp;&esp;经略军一千骑兵作为押送队伍。

&esp;&esp;“七郎,昨晚我们促膝长谈。但我觉得你心不在朔方了。”

&esp;&esp;王忠嗣在城门前,颇为直白地对李瑄说道。

&esp;&esp;他以为李瑄能成为他的副帅呢!

&esp;&esp;“突厥平定,北方无患。想到一些边境的苦难,敌人的猖獗,彻夜难眠。”李瑄委婉地表达道。

&esp;&esp;他很感激王忠嗣给他诸多机会。

&esp;&esp;就连这次送乌苏米施可汗等入长安,也是王忠嗣对他的厚爱。

&esp;&esp;别的节度使,如安禄山这种,哪怕擒一个酋长,献一些俘虏,都巴不得自己押送,在皇帝面前刷一下存在感。

&esp;&esp;这种风光事交给李瑄,能为李瑄带来巨大的声望。

&esp;&esp;“鸿鹄高飞,本帅不能阻拦。国家升平之际,为将者抚其众而已,不欲疲中国之力,以缴功名耳。”

&esp;&esp;王忠嗣拉住李瑄的手。

&esp;&esp;“末将谨记。”

&esp;&esp;李瑄凝重地说道。

&esp;&esp;王忠嗣灭亡突厥后,有入相之势,李林甫忌惮,会想方设法去加害。

&esp;&esp;李瑄能帮助王忠嗣挡下已知的,未知的也十分凶险。

&esp;&esp;“出发吧!元正之前,当能回家。”

&esp;&esp;王忠嗣想得周到。让李瑄过年前回家与家人团聚。

&esp;&esp;“末将告辞!”

&esp;&esp;李瑄眼睛湿润,他拜别王忠嗣后,开始布置。

&esp;&esp;四百骑在前方开道,四百骑在后方。

&esp;&esp;剩下二百骑在两侧。

&esp;&esp;为不拖延行进速度,李瑄对乌苏米施可汗等有规定,包括如厕、就食等统一时间。

&esp;&esp;每日黄昏时安营寨寨,埋锅造饭。

&esp;&esp;清晨天一亮,就拔寨启程。

&esp;&esp;李瑄的队伍每到一处,当地郡县官吏会来拜见。

&esp;&esp;伸手不打笑脸人,李瑄执礼问候片刻,就以公务为由,继续行进。

&esp;&esp;这让官吏们都认为李瑄是不骄不躁的人。

&esp;&esp;连续二十余日,距离元正日还有四天的时候,李瑄到达渭水……

&esp;&esp;第80章 满城沸腾

&esp;&esp;“前方可是忠武将军?”

&esp;&esp;渭水旁,上千名羽林军驻马等候。

&esp;&esp;前方的羽林卫着鲜艳的明光甲,华丽的马鞍。他们拿的是入鞘的剑,还有仪仗兵器。

&esp;&esp;后方的羽林卫持槊、枪、刀、弓等正常的战兵。

&esp;&esp;其中领头的羽林卫持节符,向李瑄喊一声。

&esp;&esp;“正是!奉朔方节度使之命,押送突厥乌苏米施可汗、拔悉密颉跌伊施可汗等入京面圣。”

&esp;&esp;李瑄向领头的羽林卫将军回道。

&esp;&esp;“圣人有令,朔方军精骑驻扎在渭水之畔。人皆赏绢一匹,美酒、肉食,畅饮三日。车马由羽林卫接替!”

&esp;&esp;“今日已晚,忠武将军需移至明德门前,接风洗尘,沐浴更衣,待明日辰时,入太极宫献俘。”

&esp;&esp;羽林卫将军持节跃马而来,向李瑄下令。

&esp;&esp;“遵旨!”

&esp;&esp;李瑄领旨。

&esp;&esp;随后,由羽林卫接替车队,只有李瑄的亲卫能和他一起。

&esp;&esp;过渭水桥,前往明德门。

&esp;&es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