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长生之我能置换万物 第140章(1 / 3)

&esp;&esp;大堂兄带着礼物去了村长家,经过几番求肯以后,村长便给他们入了户籍,还卖给了他们一块宅基地。

&esp;&esp;当然,高家被皇帝下旨诛九族,这一批高家子弟逃离出京以后,当下也是隐姓埋名的。他们另外捏造了身份来历,只说自己是受了旱灾的难民,一路逃荒这才到了槐溪村。

&esp;&esp;闭塞的山村虽然穷苦,好处就是与外界的联系足够稀少,高家十人得以顺利落户。

&esp;&esp;落户后,大堂兄便做主拿出部分银钱,请村里人帮忙出人工,然后热火朝天地在宅基地上盖起了房子。

&esp;&esp;秉承着财不露白的原则,大堂兄初步只准备盖五间青砖瓦房,并在瓦房外砌了一溜围墙。

&esp;&esp;五间瓦房,中间是堂屋,西厢的卧室给四个姐妹住,东厢的卧室给六个兄弟住,此外还有一间厨房,一间书房。

&esp;&esp;这样的分配方案在大堂兄看来,当真已经是寒酸之极,穷苦之极。

&esp;&esp;像他们这样出身的人,从小到大别说是与兄弟,与姐妹共同挤在一间小房子里了,就是共同挤一个院子,大家都几乎没有经历过。

&esp;&esp;谁在家里不是一脚出八脚迈?

&esp;&esp;锦衣玉食,呼奴唤婢,高门大宅,重重庭院……

&esp;&esp;虽然说这一路逃难,他们也看过太多的人间疾苦,自身更是遭受了世间最为苦痛的大悲大难,但是,十个人,五间房,这放到哪里都是穷苦啊!

&esp;&esp;大堂兄就这样敲定了盖房方案,大家也一致通过了这个方案。

&esp;&esp;却不知,不说别的,光只是青砖瓦房这一项,在这个偏僻的槐溪村就已经算得上是明晃晃的炫富了!

&esp;&esp;哪怕这只是五间青砖瓦房,哪怕这五间房里要住十个人,哪怕真正的卧室只有两间,处处不便,处处艰难,可高家房子还是惹来了村民们的艳羡。

&esp;&esp;开土动工那一日,几乎是半个村子的人都来看热闹了。

&esp;&esp;在人们的哄闹叫好声中,大堂兄扬起锤子一砸,就此开启了高家十人在槐溪村建房定居的第一步,却也在同时,在村民们心中埋下了祸端。建房一共持续了半个月。

&esp;&esp;这半个月里,兄弟们负责干重活,搬砖砌瓦,被有手艺的村民指挥得团团转。

&esp;&esp;姐姐们则抬起了她们从前不沾阳春水的纤纤十指,系上了围裙,开始学会下厨做饭,洗衣缝补。

&esp;&esp;没有一个人不辛劳,但是因为有了新的生活,大家心中也都有了新的憧憬,新的干劲。

&esp;&esp;他们开始期待着在这个祥和的村庄中定居扎根,而后读书习武,再然后嫁娶生子,开枝散叶。并终于在未来的某一天积蓄到足够的力量,再回京城,重振高家!

&esp;&esp;高夫子虽然只有八岁,他也没有偷懒。

&esp;&esp;只不过因为他年纪最小,每当傍晚时分,哥哥姐姐们总会特意催促他出去玩耍一会儿。

&esp;&esp;这既是给高夫子的放松时间,大堂兄也认为,高夫子若能在村中多多结交同龄伙伴,对于他们融入槐溪村,也必然是能有一定好处的。

&esp;&esp;就这样,高夫子带着使命,开始了与村中孩童们混在了一起。

&esp;&esp;他们上山打鸟,下河捉鱼,有事没事都能玩得跟泥猴一样,不必多久,高夫子就融入了孩子群中。

&esp;&esp;渐渐地,他打听到了村子里的很多事情,同时他也在无形中透露了很多自家的事情出去。

&esp;&esp;比如说高夫子身上偶尔会揣着饴糖,他将饴糖分给小伙伴,小伙伴们就会羡慕地对他说:“你家里对你可真好,竟常常给你带糖。你分糖给我们,你哥姐也不打你。”

&esp;&esp;高夫子就会脱口道:“几块糖也要打人?”

&esp;&esp;他的不可思议,与伙伴们的理所当然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&esp;&esp;当伙伴们很肯定地说是时,高夫子对他们产生了同情。

&esp;&esp;小伙伴也会聊到自家的兄姐,并问高夫子:“你家哥哥姐姐们都定亲了吗?有没有想要说人家?”

&esp;&esp;其实高夫子的哥哥姐姐们,大多数都是订过亲的。

&esp;&esp;像他们这样的出身,自小定亲一点也不稀奇。

&esp;&esp;只是高家一朝败落,从前的亲家对于他们大多都是避之唯恐不及,有些是当即就传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